专家:乐山大佛保护仍缺乏系统研究

2022-01-15 04:21:27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明源

“我们对乐山大佛‘流泪’、‘闭眼’、‘花脸’这些表象关注的太多,却忽视了保护佛像的真正难点。公众有必要了解关键的科学事实。”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保护工程和技术卷主编的詹长法如是说。

1月8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全国多位文保专家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石窟保护座谈会,为乐山大佛石窟“会诊”,詹长法是参会者之一。在座谈会上,詹长法表示,大佛病害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水害的问题,这一结论也得到会上专家的一致认同。

詹长法解释说,侵害大佛的水主要是降水。乐山大佛具有“山与佛像一体”的特征,降水会以地表渗水的形式,通过透水层(弱风化层)进入大佛,变成岩石内部的滞水。这些水或能产生流动,或是具有酸性,如果不及时排出,就可能对佛像造成侵蚀。“水是堵不住的,用新材料反复修补佛像也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保护好大佛,就必须做好排水。”

但是,“大佛排水”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大禹治水”。早在古代,为了给大佛排水,工匠们就在佛像内部做出了“竖井横洞”,把上层渗水收集到佛像胸部排出。到了现代,工程师们仍在采用类似的排水方案,例如在佛像背部开凿正面看不见的盲洞等,但是“挖洞”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方案”。

詹长法分析说,盲洞不可贸然开凿。一是虽然佛像需要排水,但是岩体本身还是需要适当保持水分,不然也可能开裂。二是因为盲洞可能改变佛像内部的力学结构,造成难以预料的副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已经形成不赞同石窟造像打盲洞的观念。

除了“挖洞”,另一种保护大佛免受水患的可能方案是“盖楼”。文献显示,唐宋时期曾有一座近百米高的木结构楼阁遮盖大佛,即大佛阁。詹长法认为,目前的排水措施和治理方案,都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为大佛添置保护性设施,阻隔降水,直接保护大佛本体,是一种更可行的方案。但乐山大佛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其添加景观或保护设施需要严密论证和严格审核,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当前研究工作虽然还得在维持大佛原貌的基础上展开,但是保护性设施的概念方案或是预研究方案应该尽快纳入计划。

“保护大佛有很多可能方案,未来怎么开展,要以当前的前期研究为基础。我们做的还不够,数据收集还不足。”詹长法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者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形形色色的新问题面前,限于原有技术条件,过去一段时间无法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水的性质,包括酸雨的污染源,凝结水的特征等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山体岩体的地质结构,古代排水设施的原理等等。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基于系统研究结果,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治理方案。

“我们需要增加各类监测,用好无人机、遥感等先进技术工具,整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做出扎实的前期研究,汇总好数据,才能制定宏观保护方案。对乐山大佛的科学研究和保护方案,也会为中国西南地区近3000处石窟的保护工作提供经验。”詹长法总结说。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