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成都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这场会请来最有发言权的人提建议!

2021-10-22 18:55:01 红星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成都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下一步如何深入推进实践活动?群众最有评判权发言权。

10月22日下午,成都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7位市民代表针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谈感受、提建议。他们聚焦交通出行、学有优教、医疗养老、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聚焦交通出行】 

市人大代表、四川立天商业管理公司董事长付天力:

建议小街小巷允许晚8点~早7点30分路边停车 

交通出行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立天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天力重点关注的领域。“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一、二批项目清单中涉及群众出行的有28项,目前已经完成清单中5项,预计年底前完成14项,这样的成绩值得肯定。”在座谈会现场,付天力仔细梳理清单中涉及交通的事项,并“一口气”提出了5条建议。

▲付天力

“我建议要建立更加高效、精准、科学的交通研究、规划、管理工作机制。”付天力重点提到了治理成都剑南大道南段-剑南大道中段-天府三街交通拥堵的建议。在权威机构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这一路段路程虽只有4.1公里,但驾车通勤时间达到了19分钟,早高峰拥堵延时指数2.45,拥堵人均月经济损失131元,名列“全国主要城市十大热门通勤路径”第八,是成都最知名的拥堵路段,希望能够进行集中治理。

同时,付天力还建议将街沿划设黄色实线的小街小巷,允许晚8点~早7点30分在路边停车。在晚间不影响城市交通的小街小巷允许特定时段路边停车,既保障交通顺畅,又缓解群众停车难。

此外,付天力还建议成都规范道路标志标线,并建议成都快递行业用专用三轮电动车替代超标电动自行车。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 

市人大代表、石羊街道新南社区党委书记王翔:

建议清理老小区“电线满天飞”

作为社区书记,王翔每天都与居民打交道,深知居民的所思所感。此次参会,王翔主要关注的领域是“老旧小区改造”。他表示,老旧院落、早年的拆迁安置区域,在停车规划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多短板。他认为,应紧紧围绕老旧院落的改造出台更多的政策,实实在在地将老旧院落治理落到实处。

▲王翔

他带来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对于老旧院落停车困难问题,他建议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绿化带等可利用的空间建设智慧停车场,推行共享式停车,提升便捷感。另一方面,他建议对老旧院落原有老化线缆进行梳理拆除,清理“电线满天飞”“楼面挂黑线”的杂乱面貌,提升安全感。

此外,由于管网配套落后,老旧院落的下水管道管径偏小,长期使用导致管网老化、管道堵塞、污水外溢。对此,王翔建议对下水管道进行改造,提升品质感。 

【聚焦学有优教】

市政协委员、人民北路小学校长刘艳:

建议对中小学课后服务进行提质扩容

作为小学校长,“学有优教”是刘艳长期聚焦的话题。“作为普通市民,我是其受益者;作为小学校长,我是其执行者;作为政协委员,我是其政策落实的见证者。”成都“双减”方案下发以来,工作稳步推进,“但实施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刘艳此次参会带来的建议,就与“双减”有关。

▲刘艳

在刘艳看来,成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5+2”模式,需要提质扩容。每天2个小时托管的要求比较具体,但由于执行层面理解不同,执行不到位,影响了其实效性。她建议通过强化管理、落实职责、建立评价标准和引入淘汰机制来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

另一方面,她建议探索“四位一体”教育,构造“全面培优”的创新格局。近日,共青团中央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街道社区、少年宫、博物馆等单位普遍建立少先队组织。“以前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刘艳认为,现在应该强调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党团队组织的“四位一体”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 

市政协委员、成都香颂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巫平丽:

建议引入社会组织培训机构走进学校

近期,教育部印发的“双减政策”引起不少家长的讨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香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巫平丽同样对此格外关注。在她看来,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当下青少年综合素质不足、三观偏差、身心健康等问题亟待解决。

▲巫平丽

在“双减”后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巫平丽认为,一方面是充分挖掘成都文化特质和教育优势,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当地化”素质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美育,结合成都国际音乐之都建设,推进音乐艺术教育。

同时,巫平丽表示,在“双减”后,可以引入社会组织培训机构走进学校,缓解学校师资不足、专业个性化不突出等问题。并且建立完善涵盖成都全域乃至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的素质学习平台。此外,还可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鼓励文艺精品创作,组织各类榜样模范人物走进校园。 

【聚焦病有所医】

市政协委员、川大华西第四医院副院长杨罗:

建议加强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协作

作为成都市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医务人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罗对于群众就医需求与医疗资源供给矛盾的现象格外关注。据杨罗提供数据,2020年成都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4368.19万,其中,医院诊疗7096.86万人次,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6595.39万人次,低于全国53.2%甚至低于全省57.24%的水平。数据显示的现实情况便是,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大型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老百姓扎堆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突出,亟待解决。

在杨罗看来,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薄弱。而解决老百姓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分级诊疗、防治结合。

他建议,一方面加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协作,由社区医院承接需要专科介入前的基本普通治疗,以及专科治疗后的随访管理等,医院则主要接受急危重症、手术等需主要治疗的患者。另一方面是加强校地合作,利用好成都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实施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升计划。

同时,杨罗还建议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采用MDT(多学科协作),并加大对大成都范围内常驻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力度。

【聚焦“一老一小”】 

锦江区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青松:

建议加大对社区老年大学的扶持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沟通渠道格外重要。基层代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青松所在社区,便是通过开展“走进院子里,倾听你的声音”主题活动,重点解决了盐小528小区交通拥堵、居民看病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就餐难等问题。

▲杨青松

杨青松表示,在对老年人服务方面,建议加大对社区老年大学的扶持,鼓励更多的社会文化艺术类企业向老年人错时共享场地和提供多类型普惠性服务项目。对孩子服务方面,建议兴办一批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托育机构,可利用现有幼儿园的管理资源、场地资源和师资资源,延伸举办托育班。

此外,杨青松还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外卖、快递行业车辆外观标识、速度和承载量等标准,并健全落实外卖、快递从业人员基本社保制度,切实维护他们的自身权益。 

【聚焦生态环境】 

市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教授方方: 

建议高排放行业实施阶段性“禁渔期”

“现在家里清晨开窗,不时可见西边的西岭雪山、四姑娘山、贡嘎山脉和东边的龙泉山脉,真好。”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方方为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点赞”。在他看来,河道两侧绿树成荫,“金角银边”微绿化改造让上班路、回家路更舒心。

▲方方

在座谈会间隙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方方着重提到了一个建议——工地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阶段性“禁渔期”,即阶段性停工停产。“特别冬季常出现雾霾、重污染天气反复的情况,需要在秋冬季对市域范围内的土石方作业加强监管和适时督察,让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实施阶段性管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建议,来源于方方长期的观察。他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成都一系列的举措让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还缺少持续性优化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的办法,因此他建议参照阶段性“禁渔期”的管理措施,也许就是有效的办法。

同时,方方还建议,在绿道建设中尽量采用夏河溪乡野公园的模式,在绿道节点景区借助草坪绿化,尽量留够充足的机动车停车位,多建设体育运动设施,适当建设餐饮娱乐设施,让远道而来的市民和游客有机会休闲下来。在市区,则让慢行人车能够借道通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现状,尽量让绿道与城市慢行道路互通共用。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李彦琴 邓文博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