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卡、苗绣饰品 “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备受客商关注

2021-10-18 18:21:41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10月16日是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展第二日,备受关注的线下“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客商不断,吸引他们询盘的是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地方特色产品,例如食品、服饰及配饰、工艺品、农机设备等,尤其是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物件。这些优质产品的背后,恰是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凝聚的乡村振兴力量。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届广交会线下展首次设立“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线上展延续上一届设立“乡村振兴专区”,共汇聚了来自甘肃、新疆、西藏、广西等多个省区脱贫地区企业883家。

“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备受客商关注

建立苗绣扶贫工坊

丰富独居老人晚年生活

走进“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的服装饰物及配件区,6.0E13是重庆市酉阳县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广交会开展这两日,总能看见身着苗族服饰的陈碧海安静地坐在展位前的小凳子上,心无旁骛地绣着面前架子上的苗绣工艺品。他今年57岁,是为从事苗绣快3年的“绣郎”。

陈碧海的举动吸引了许多来往客商的关注,南都记者仔细上前看才发现,他的左腿和手指都有部分缺陷。“以前在家里什么也干不了,一个月领着200元的低保。后面接触到苗绣,不仅改善了我的生活,还开阔了我的世界。”陈碧海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他每个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公司还包五险一金。

陈碧海今年57岁,是为从事苗绣快3年的“绣郎”

陈碧海是重庆市非遗扶贫项目中的一个缩影。据重庆市酉阳县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胡先生介绍,近几年,在当地市、县政府的支持下,农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坊,对村中的留守妇女、独居老人等进行集中培训。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纯手工制作的双面绣扇子和小巧精美的胸花,都出自扶贫工坊。

双面绣扇子

苗绣胸花

“在农村里,上了年纪的独居老人比较多,我们就会组织他们来做苗绣。每天大家一起有说有笑的,他们的晚年也会过得充实幸福一点。”胡先生说,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帮助了许多年长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从经济上得到了补助,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非遗项目精准帮扶

藏区农牧民实现创业增收

同样在“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南都记者还了解到一项来自四川藏区的文化扶贫项目——郎卡洁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郎卡洁唐卡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文化项目负责人冯英介绍,郎卡洁是十七世纪出生于四川炉霍的一位画师,因其作品精妙绝伦,后成为唐卡中独一无二的画派。

本次参加广交会展览的有郎卡洁精品唐卡,其中一幅为郎卡洁画派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叫做极乐世界,相当于藏族画师心目中的理想国。作品里包含了900多位人物,大概绘制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冯英说。

冯英还告诉南都记者,为了郎卡洁唐卡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延续,从2016年开始,郎卡洁唐卡画派便与四川省政府签约,建立了一个以文化教育形式为主的精准扶贫项目。从之前的师傅手把手带徒弟的方式,转变为在当地藏区建立培训学校,帮助更多当地年轻人学习唐卡绘画,并推动藏区农牧民的创业增收。

藏文化元素工艺品

在展位现场,南都记者看到了许多出自学生之手的手绘作品,结合一些藏族文化元素做成车挂、项链等工艺品。“我们为喜欢艺术的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的机会。他们学成以后,便可以到唐卡画院里面当画师,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冯英表示,目前,培训学校统招和社招的学生已达到120多人。

采写:南都记者 刘安琪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