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盲盒套路多,家长不妨把它变成“财商课”

2021-10-04 21:04:17 中国家庭报

孩子迷上文具盲盒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一名六年级女生的妈妈向《中国家庭报》反映,孩子迷上了购买文具盲盒。“我没看出来这几根笔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可是孩子却兴奋地告诉我,它们的花色和条纹都有区别,这是她特别喜欢的一款,而且是她好几次都没抽中的那一款。”

某品牌文具盲盒。

记者到北京某文具商品市场走访时发现,大部分文具盲盒外观上印有中小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等形象,同时写着“运势盲盒”“内含隐藏款”“玩的就是心跳,抽的是惊喜”等字眼,引导学生购买。北京市东城区一名读者也向《中国家庭报》反映,自己二年级的儿子文文(化名)在购买文具盲盒后,直接对自己表示希望再买一次。“我当场就拒绝了,并且非常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赌博心理。但事后仍然心有余悸,这种营销在我们家长看不见的地方会产生何等影响呢?”

与动漫联名的文具盲盒。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文具盲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有文具类别的盲盒,这类产品售价在5-10元不等,如盲盒签字笔、盲盒橡皮擦;另一类是各种文具随机组合的盲盒,盲盒内可能装有本册、贴纸、笔、洗手液、玩具、镜子、固体胶等多种产品,具体抽到哪些产品则是随机的。

这类产品售价在15-35元不等。据商家介绍,这些文具盲盒销量很好,学生们有时为了收集“隐藏款”会大量购买,还有的学生则一口气买10多个大型盲盒送给同学。文具盲盒的线上销售则更为火爆,各式产品数不胜数,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月销售量最高的产品销量达到1万多件。

传统文具企业的新赛道

正如文文家长所担心的那样,文具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新变化,即购买场景不断增多。

除文具店、电商平台之外,各大商场里的文创集合店,也把路过的孩子家长“拽”进店里。相比传统文具零售,这些文创集合店添置了更多潮玩、文创类商品。

2020年9月18日,上海,中国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展。

晨光文具推出的晨光生活馆、九木杂物社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上半年,晨光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06.77%,其中,九木杂物社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25.95%。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客单价,甚至去库存,这是传统文具企业纷纷试水新赛道的原因,争推文具盲盒也是如此。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出生率的变化,文具领域传统核心业务靠销售数量增长对收入的贡献逐渐减弱。晨光文具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年报中表示,收入增长将更多来源于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面临90后、00后的个性化需求变化。国内文具消费呈现品牌化、创意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趋势,精品文创类产品需求进一步凸显,推动从文具到文创生活的升级转型。

2013年,一名小学生用压岁钱买文具。不到十年,文具店已经“换了人间”。

从探索文具盲盒市场来看,晨光文具已经开始与IP做联名,拉动线下九木杂物社销量,增加文创独家价值。目前市场中销量较大的几款IP联名文具盲盒,多是出自晨光旗下。

买盲盒也是一门财商课

在短视频或社交平台,文具盲盒开箱的逻辑是计算其中商品的实际价值。“4支水性笔4元,一把尺子2元,一个小本子3元,一张贴纸1元……加起来20多元了”。15元的文具盲盒价值24元,这样的开箱文案看起来是让消费者捡到了便宜。但实际上,拆箱博主视频中标价29元的盲盒,在线下超市只卖9.9元。以往作为开学文具包的套装产品,以盲盒之名,不仅加价,还落得“划算”的好名声。

某短视频平台的文具盲盒开箱。

今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称,“盲盒热潮”中存在过度营销、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

首先,文具盲盒与普通文具相比,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其次,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

中消协认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营者要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位家长为孩子购买文具盲盒。

如果孩子热衷文具盲盒,广大家长不妨围绕商品价格、营销陷阱、购物心态等与孩子进行交流,将这一消费场景变为一次“财商课”,进行相应的消费观启蒙。

记者/李阳煜

编辑/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