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走进现代生活——来自第十七届文博会的一线观察

2021-09-27 19:56:05 金台资讯

9月23日至27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又一次吹响全国文化产业“集结号”。

数米高的屏幕上是放大了细节的彩陶文物,不远处,沉浸式体验空间传来观众阵阵赞叹;彩色细沙做成的沙艺瓶静静伫立,一边的小桌子上,父母带着孩子对照着繁复的古典纹样描画……本次文博会主会场,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古老的文物、传统的文化和手工艺,正通过与现代科技与潮流设计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现代科技让文化资源“动起来”

9月25日,恰逢周末,第十七届文博会迎来普通观众开放日。一大早,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停车场入口便排起长龙。

市民韩芳带着一家老小从东莞出发,开车40多分钟,成为当天第一批进入场馆的观众。“一走进文化产业展馆,孩子就被‘VR眼镜看文物’吸引过去,迫不及待想体验。我逛了一圈下来,还看见很多地方都采用3D建模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文物。”

本届文博会“文化 科技”元素突出,众多参展团带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展示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内容、模式和业态创新的生动案例。

走进位于文博会12号展馆的广州馆展区,陈家祠的文物以裸眼3D的形式扑面而来。清光绪广彩绘锦边斗鸡图鱼碟、贝壳纸面绘十三行商馆及庭园人物图扇子等充满岭南文化特色的文物,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帮助下,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觉震撼。

刚刚告别岭南风情,江苏馆的沉浸式体验区又把人带进了江南水乡——从京杭大运河南端出发,随着场景变换一镜穿越17座运河城市,令人目不暇接。通过5块围合屏幕,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观众不必“移步换景”,即可沉浸式游览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运河。

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获得集成应用和创新,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硬核”支撑。得益于科技赋能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如今人们坐在家中便可畅游世界,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本届文博会期间,甘肃展团展出了由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项目通过对敦煌石窟的相关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构建起一个多元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并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共享,助力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

来自四川的李海燕是一位传统文化的资深爱好者。今年首次以线下与线上互动结合方式举办的文博会,让她在家中也享受到了这场来自千里之外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今年“云上文博会”通过VR全景视频,生动再现文博会线下12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连同线上设立的“一带一路”·国际馆和互联网馆,为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3D沉浸式视觉效果与观展体验。

李海燕感慨,随着数字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大家能通过更多渠道、更多方式,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现代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将越来越有活力。”

特色文创让老旧文物“潮起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参与到文化创意的潮流中。从传统的书签、明信片式的旅游纪念品,到如今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的文化产品,博物馆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这一趋势,在本届文博会呈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新疆博物馆根据当地出土文物唐女俑复原的服饰造型特点,结合天池、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和喀纳斯湖的气质,首次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湖灵。展馆现场,四个湖泊的气质所“幻化”的古装四美,通过真人的展示,体现新疆景色的秀美,引起不少参观者的瞩目。

“这个糖盒可漂亮了。”在上海展区,不少观众被一款外包装借用上海石库门建筑元素的定制版大白兔奶糖所吸引。今年展会,中共一大纪念馆带来数十款融入一大会址的特色文创产品,一经展出,就大受欢迎。

由三星堆博物馆授权出品的“三星堆主题盲盒”,是本届文博会明星产品。这套盲盒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造型——青铜大立人、平头金面青铜人头像、圆头金面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戴冠纵目面具,在保持基础辨识形态的同时,配以神秘乖萌的青铜小兽,让人爱不释手。

“原来文物也能这么‘潮’。”深圳市民胡玥逛了短短半天,手上已经拎了好几袋东西。她表示,这次文博会上,来自各地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可谓百花齐放。“一件件融入文物元素的文创产品,让人一看到就忍不住要买回家,也忍不住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青海省博物馆今年是首次参加文博会。该博物馆工作人员王佳颖介绍,文字锦和朱雀图是青海省博物馆最为知名的展品之一。基于这两个图样,该博物馆开发了一批文创产品,销量不错。“今年,我们带着30多个展品来到文博会,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看见、了解青海,推广我们璀璨的文化。”

同样来自青海的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赵元杰已是多次参加文博会。他表示,每次来文博会都能感知文化创意的新风向。近年来,柳湾彩陶博物馆积极投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彩陶纹饰和符号为元素,抽取文物的器形、纹饰进行创意,积极研发出文创产品,逐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

创新发展让非遗项目“活起来”

“今天正好是丰收节,用粮食,做一个‘招财进宝’粮画放在家里,寓意好!”9月23日,文博会10号馆内,来自湖南湘潭的方阿姨正仔细挑选着面前的彩色米粒,准备制作一副“东明粮画”。

“东明粮画”是一种用五谷杂粮的自然形状和颜色,拼粘而成的民间传统工艺画。该工艺画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粮画的制作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如今的粮画融入更多现代技术,不仅大大延长粮画的保存期限,作画所用的粮食种类和技法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发展越来越好了。“这次我带来的东明粮画产品不算多,但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卖得很快。”他说。

本届文博会上,来自各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纷纷通过跨界“出圈”,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随处可见文化创新创造焕发的新活力。

一箭穿心造型、夜晚会发光、远程遥控喷烟火……在广东阳江展区,龙头风筝不仅配备LED发光模组,还内置可遥控喷烟火的装置,在夜晚放飞时,风筝像星星一样点亮夜空,龙头还可以遥控喷射烟火。

“‘非遗’要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进入他们的视野。”泸州油纸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六福今年是第8次参加文博会。近年来,四川泸州油纸伞在保留传统石印、老式桐油这些制作工艺的同时,还创新加入扎染、无味、加香、能防紫外线等功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油纸伞。每一届文博会,他所在的摊位都要被热闹“围观”。

创新发展,不仅实现让非遗“活起来”的诉求,还在文化保护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安徽展区的国风连载漫画《女驸马》,首次将黄梅戏植入年轻人的“二次元”世界,用“戏曲 漫画”的跨界组合,让“冯素珍”“公主”“李兆廷”等戏曲角色,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观众的喜爱,成功激发年轻人对黄梅戏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湖北展区,来自恩施土家族的传统织锦工艺“西兰卡普”,用途已由原来的被面,发展到鞋帽、桌面、壁画、挎包、披肩等数十个种类,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参展商代表廖瑞斌表示,随着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不断融合,“西兰卡普”也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当地学习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随着产品的走向市场,我们土家文化也在被更多人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