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临清舍利宝塔地宫到底发现了什么?

2021-09-16 17:20:51 品旃贸易资讯

1.jpg

临清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临清舍利宝塔耸立在山东省临清市城北2.5公里卫运河东岸,雄浑高峻,巍峨壮观。

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 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每面长4.9米,围长39.2米。塔座为条石砌基。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山东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自地面至密檐高约5.3米,密檐宽1.55米,由雕花砖砌成。

底层设门向南,门楣石额刻有“舍利宝塔”4字,为郡人王成德(字象薇,明万历进士,曾任真定县令、刑部主事、山西参政等职)所题。左款为“大明万历癸丑岁(1613年)仲秋吉日”。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

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子托金丝楠木楼板 、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乏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之作法当属宋代遗风。

临清舍利宝塔并非为“舍利”而建.而是缘于风水。塔内的石刻题记《迁移观世音菩萨塔疏》、《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等,对该塔的修建缘山和经过,留下了翔实的已述。

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刊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1612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图片1.jpg图片源自<说临清>微信公众号发布

据《临清州志》记载“柳佐,万历 丙戌科进士”,“柳佐历任县令、御史、工部侍郎、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水利部、建设部的部长。柳佐为官多年,始终没有忘记进京赶考前在永寿寺的许愿,还愿成了他多年来的心结。就在万历三十九年,也就是柳佐考取进士二十六年后,柳佐回到了家乡临清,他将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积蓄,全部布施给了永寿寺,并说明要用此款在寺里修建宝塔一座。在给宝塔奠基的时候,柳佐对大家说出了自己多年来心中的秘密。

“是舍利子保佑了临清市肆繁荣、文运昌盛。修舍利宝塔是我多年的心愿”。

最后,大家一致赞同把此塔命名为“舍利宝塔”,时任山西按察使的临清籍进士王成德欣然为舍利宝塔题写了塔额。建塔期间,更有不少朝廷重臣、社会名流前来布施资助,在柳佐的督理下,用了九年的时间,临清舍利宝塔终于建成了。

图片2.jpg

1796年,英国画师威廉亚历山大东方艺术绘画在伦敦皇家艺术学会展出。其中一幅浸透浓郁东方韵味的《临清州塔》水彩画,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纷纷驻足观望。《临清州塔》是画师威廉o亚历山大随英国使华团队1793年第一次来中国时,在临清运河塔湾码头实地写生之作。《临清州塔》,选取临清运河塔湾码头一隅,采用中景透视,由远而近,将舍利宝塔置于画面中心,塔北有水塔寺,塔南有莲花庵,远处背景绘有北水门、漕运帆船及舢板、往返两岸的摆渡船、渔舟等。

无独有偶。一幅以临清塔湾为场景的水彩画《临清塔下踢毽球》再度风靡英伦三岛,作者是英国著名建筑师兼画家托马斯阿罗姆。此画依据威廉·亚历山大原画为素材,以他建筑师的视角和透视原理,截取原画作局部转换一个角度,重新构图布局进行二次创作。它用现代艺术笔触将乾隆年间悠闲、富裕、神秘的社会风景描绘出来,与地方文献相互印证,更加令人深信不疑。《临清州塔》和《临清塔下踢毽球》两幅铜版画,互为姊妹篇,在摄影尚未诞生前就以西方审美写实笔触,比例准确、人物鲜活地勾勒出临清清代中叶的社会场景,为我们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留下了可贵的资料。

既然叫舍利宝塔,塔里面就应供奉舍利,但舍利在哪里,地宫里到底有什么?1992年,舍利宝塔地宫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1992年,临清市再次众筹即发动全市捐款修缮舍利宝塔。1992年8月,舍利塔维修工作正在进行前期测绘,由维修设计单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天津大学实施。一天,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和临清文史专家马鲁奎陪同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张之平总工程师攀上盔顶,对塔体各部位进行仔细复测,下到地面天色已黑。

这时,正在掌灯清理底层塔心室的民工告诉他们:“堆积到顶的砖土清理完了,但两块青石下好像有东西。”马鲁奎马上意识到,可能是地宫。果真不假,在底层塔心室地面正中横排着两块条石,歪歪扭扭,和整个建筑环境极不协调。他们赶忙叫民工把条石撬开,一个磨盘大的沿口呈现在面前,果然是舍利塔地宫入口。市博物馆随即进行了清理,并详细记载了发掘过程。

舍利塔地宫,位于底层塔心室正中室下。地宫结构形制,平面呈八角形,方向与底层塔外壁同向,八角穹窿顶,为红砂岩,分三层三折白灰砌筑,宫室内各面墙壁中部辟一长方形壁龛。

清理中从西南向壁龛砌缝中,可见红砂岩墙体外被里砖(俗称填碹)均用临清城砖围砌。地宫地面用青条石东西向铺设,地宫整体剖面宛若一座蒙古包毡房。

地宫地面中心有一圆形灰堆,灰堆中有部分炭块,炭块与九层塔心室通天塔心柱被焚金丝楠木炭块相若。中心稍南有两块铁质销钉,四面有散落铜制钱,南北壁龛内有焚烧碳灰,形似经卷,下有铜镜、施资银牌、龟形碎银、制钱,东西壁龛亦有灰堆,形似木雕佛像,下有铜镜,其余壁龛内灰堆下均有铜币。

北壁龛内另有施赀镀金银牌一件,银牌扁圆身,儒冠顶,周饰凹线,卷草纹。牌正中竖行印压阴文楷书“庠生柳偲,男柳亮柳京施”9字。高11.9厘米,宽10厘米,厚0.12厘米(查临西枣元乡柳庄村《柳氏宗谱》,柳偲为舍利塔主修人柳佐之子,柳京柳亮为柳佐之孙,这些和志书、碑文记载吻合。)。

宫内共清理出铜币454枚。地面散弃122枚。北壁龛内有龟形碎银块,椭圆形,仿麟趾金,但不中空。顶端呈冷却旋纹,底端有熔铸中蜂窝气泡。

地宫文化遗存虽然不多,但传递的文化信息却非常丰富。

鸣谢:临清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