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疫斗争铸就伟大抗疫精神

2021-08-06 03:00:12 湖北日报视频

阅读提要

2020年,与新冠肺炎疫情搏斗240多个日夜,那没有硝烟却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成为近六千万荆楚人民的共同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

在近期疫情出现反弹、我省全力迎战“德尔塔”变异毒株之际,回望伟大抗疫斗争,重温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我们紧张起来、行动起来,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和解决在最小范围,切实巩固和拓展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

第一时间关闭离汉离鄂通道

彰显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猝然来袭,武汉感染人数曲线陡然上扬,本地医疗资源极度紧缺……

一切以挽救生命为重,一切为挽救生命让路。

第一时间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即便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也要有效切断病毒大范围传播的途径,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街头没了车水马龙、熙攘人群。面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英雄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落实封控要求,紧闭家门、自我隔离,以户为战竖起“隔离屏障”。

给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让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放慢脚步,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

正是这一系列果断决策和全国行动,成功阻断了新冠肺炎的跨地区传播,让中国感染者减少了70多万人。尽管此举让中国经济大受影响,但为全国疫情控制、武汉病患救治争取了时间、积蓄了力量。

4.26万白衣天使为鄂而战

彰显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全国一盘棋,关键在武汉。

人民军队来了。除夕夜起,4000余名军队医护人员陆续抵达武汉,打响生命守卫战。

院士专家来了。钟南山,耄耋之年逆行武汉,在疫情风暴中担当定海神针;张伯礼,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最终将“胆”留在武汉;陈薇,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确诊速度……

最强后援来了。4.26万名白衣战士出征湖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医疗力量集结调动。

疫情初期,武汉主战场上,缺床位、缺口罩、缺防护服、缺设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发轫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同胞情再次奔涌。

我们见证了“中国速度”:约10个昼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29个小时,首批有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改建完成,开舱收治病人;1个月内,武汉市改建16家方舱医院,改造86家定点医院,新增6万多张床位……

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2020年1月25日,全国口罩日产量只有800万只,缺口极大;7天后,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日产量已达1480.6万只。从口罩到防护服,从负压救护车到呼吸机,“湖北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

我们见证了“中国温度”:东北大米、广东鳗鱼、海南豇豆、陕西苹果、内蒙古牛羊肉……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全国各地把最好的粮食蔬菜水果往湖北送,稳住“菜篮子”“米袋子”。

凡人英雄挺身而出

彰显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颁奖词,写给“生命摆渡人”汪勇。

疫情初期,武汉快递小哥汪勇挺身而出,组织起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为医护人员搭建后勤保障线。

像汪勇这样,在疫情期间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凡人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用不屈不挠的努力,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38岁的推土机司机刘健为确保工程进度,几十个小时不合眼。临行前,他告诉妻子和孩子,特殊时期,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等医院建好再回家过年。

武汉市水岸星城社区处置首例密切接触人员时,33岁的社区党委书记彭婧站了出来,她说:“我也怕感染,但再怕也不能退缩。如果必须要有一个人倒下,那只能是我!”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确诊新冠肺炎仍申请继续上班照顾隔离病患,最终不幸牺牲。在战疫一线,他向党组织递交申请: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自己早点好起来,继续和同事们一起战斗。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

以严谨的态度了解未知

彰显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

2020年4月8日,武汉重启。

物理“解封”后,城市血脉活络起来。如何实现人们心理上的“解封”,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2020年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

“正是这份科学严谨、执着审慎,才让真相变得明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魏晟感慨,此举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战疫是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也是科研与时间的赛跑。

2020年2月16日,全球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

解剖报告表明,患者肺部的分泌物黏稠且在较深的气道里。这一重要发现,为临床救治患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了解未知,才能客观、精准作答。”主持解剖手术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说。

为了给一线防控救治提供更多科技支撑,身处湖北疫情最前线的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不舍昼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病毒不会自动离去,但科学永远是生命的守护神。

湖北智慧、湖北力量助力全球战疫

彰显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

“去年,中韩两国携手互助,共克疫情,结下深厚友谊,为韩鄂未来的经贸交流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我期待两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医疗保健、造船、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进一步的投资合作。”7月15日,韩国驻武汉总领事姜承锡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说。

姜承锡对韩鄂深化合作的信心,源于疫情期间并肩作战时结下的深厚情谊。

2020年2月20日凌晨,姜承锡乘坐货机来汉履新,随机一同抵达的还有韩国地方政府、企业以及民间组织捐赠的抗疫医疗物资。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多个国家向湖北伸出援助之手,一声声“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从四面八方传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当疫情肆虐全球,湖北各地用行动支援抗疫:襄阳筹集2万只口罩,火速支援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恩施运送1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回赠韩国堤川;咸宁捐赠40万元慰问金给韩国义王、日本静冈等城市;宜昌组成医疗支援队前往巴基斯坦支援抗疫……

与各国分享和交流抗疫经验,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同各方开展科技合作,荆楚大地倾囊相助。

2020年4月14日,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货运场站迎来10多天前从武汉始发的中欧班列。医用无纺布、医用桌布、汽车配件、通信光纤……班列上装载的货物近九成由湖北企业生产。这些货物将送往多个欧洲国家,为各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提供支持。

中欧班列,江海直航班轮,全货机、客改货航班……湖北浴火重生后,通过构建、重建一系列国际物贸大通道,为全球战疫贡献湖北智慧、湖北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