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2021-11-15 08:14:11 新角度看国际

1974年2月,76岁高龄的周总理要摆好了宴席,准备接待一名特殊的客人。这名客人不是哪国的来宾,而是在自己身边工作了十年的警卫员:杨德中。在见到杨德中之后,周总理和他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谈话,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而这也成为了两人之间的最后一面。

在周总理病逝后,担任过总理10年警卫的杨德中成为了后来叙述周总理生前往事的历史见证者,直到去年的11月12日,这名97岁的老人才离世。那么,这名周总理十年的警卫员,又有着怎样精彩的一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杨德中)

在1936年西安第一中学的校园里,人们常可以看到一名喜欢偷偷看着油墨画报的少年,而这名少年就是杨德中,出生于当地一家知识分子的家庭。尚且殷实的家境,让他在少年之时受到了比同龄人更加良好的教育。

不过,在特殊的年代里,少年的杨德中并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东三省国土沦丧于日寇之手,而蒋介石却奉行着“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无数爱国的寒窗学子岂能坐以待毙?——而杨德中就是其中一名,在校园内,他偷偷阅览的画报也并不是普通的画报,而是我党呼吁“抗日救亡”的宣传单。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西安抗日游行)

没过多久,在“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无数像杨德中一样的西安学子纷纷涌上街头,要求当时坐镇西安的张学良立即“停止内战”。而张学良给当时参与游行学生的回复是:“会给大家一个说法。”在不到三日之后,张学良便软禁前来“督战”的蒋介石,西安事变爆发。

正当人们关注于昔日屠戮百姓的蒋介石是否会因此殒命时,周总理、叶剑英组成的我党代表团,却呼吁西安事变得“和平解决”。而在事变中顾全大局的我党,也给了少年杨德中耳目一新的感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德中便毅然进入到我党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内就读。而在抗战的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杨德中便正式成为了我党中的一员。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毛主席为抗大第四期学生讲课)

在此之后,杨德中便加入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进行抗战。而他本人也从干事、指导员的基层,一直做到团政治委员的位置,直至新中国的成立。

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十年,保卫两名老总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一切都百废待兴。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不敢有半点松懈,建国之初就立即全身心地扑到了国家的经济恢复、生产建设上,但是有一件毛主席、周总理他们自己的事情,却从始至终让人放心不下,那就是两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

而毛主席也意识到了保障领导人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便成立了负责保卫领导人安全的“中央警卫团”,警卫团的团长是由张耀祠担任,而警卫团的政治委员究竟由谁来担当呢?经过层层的考核和选拔,在我党中工作多年,胆大心细的杨德中便成为了警卫团的政治委员。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中央警卫团合影)

负责保护各位国家领导人人身安全的中央警卫团,不仅要求其成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警卫团团员的政治、文化素养也是一项严格的要求。为了保障每一位中央警卫团的成员都能够负责好保护领导人的安全工作,毛主席、周总理一度要求让中央警卫团的成员们在工作之余,到全国的各个地方进行锻炼、学习。而杨德中便负责将成员们锻炼、学习的报告收集起来,交给毛主席查阅,这让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对杨德中所做的工作十分满意。

到1964年,世界上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逐渐增多,而周总理的外交工作也愈发繁忙。在此之际,周总理便忽然找到当时的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询问可不可以把平日里工作积极的杨德中调到自己的身边,来当自己的警卫员。自此,杨德中便开始了在周总理身边长达十年之久的工作生涯,在随后周总理的对外出访中,都少不了杨德中陪同保护的身影。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196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阿尔巴尼亚)

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十年之内,杨德中一向以胆大心细,见微知著而受到周总理的好评。1972年春,杨德中受周总理委托,前往查看北京饭店新东楼的施工现场。他发现新修筑的北京饭店新东楼的第14层,恰好可以看到中南海领导人的居住场所。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周总理,而周总理听闻后当即要求将新东楼房间的西侧做成实心墙体,并随后在周边增添了一座“屏风楼”,这样一来领导人的安全便得到了保障。

除了保障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人身安全外,杨德中还受周总理委托,保护过贺龙、陈毅两名老总的安全。在特殊的时期里,杨德中多次受周总理委托,负责和贺龙、陈毅两名老总进行沟通,并多次转移贺龙、陈毅二人。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周总理身体状况也是不容乐观,因此心细的杨德中便时常记录周总理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将这些信息汇报给医生和总理的家人,让他们照顾好总理的衣食起居。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70年代的周总理)

更令人称奇的是,杨德中这名周总理身边的中国警卫员,竟然也曾保护过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的人身安全。1972年,尼克松带领部分美国官员前来访华,而周总理特地叮嘱杨德中,要保护好尼克松的人身安全。除了当时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之外,陪同尼克松来访的大小官员更是高达389人,而杨德中竟事无巨细地照料好了每一名来华外宾的生活,这让尼克松等人在临别回国之际,纷纷感叹杨德中等人安全工作的周密。

然而可惜的是,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杨德中不得不于1974年结束了长达十年的警卫员生涯。临别之际,周总理对他十分不舍,于是便强撑着身体为杨德中准备了一场“饯行宴”,两人在桌前相互交谈长达4个小时,随后杨德中才向总理依依不舍地告别。

保卫三代领导人安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6年,周总理因病逝世,享年78岁,而在周总理工作长达十年之久的杨德中,却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赶到周总理的身边,见上总理最后一面,这成为了他毕生的遗憾。

在总理病逝之后,杨德中本想回到自己的故乡陕西从事工作,并整理周总理生前的一些历史资料。但是在1978年,国家再次召回杨德中回到中央警卫局进行工作,继续负责领导人的人身安全保障,而此时的杨得中也当仁不让地接受了国家交予他的责任和使命,回到警卫局负责邓公的安全保障工作。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邓公)

而在负责邓公的安全保障工作期间,杨德中也一直兢兢业业,告诉身边的警卫员们“不仅要牢记自己负责保卫领导人的责任和使命,也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为人民服务”。20世纪80年代,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来华访问,并和邓公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会晤。而杨德中则让警卫员们保护好了邓公、戈尔巴乔夫两人的人身安全,将这一次的安全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杨德中担任警卫工作长达30余年,到20世纪90年代,杨德中已经前前后后保障过三代国家领导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国家也格外注意到了杨德中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付出的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我军重新恢复军衔制度后,杨德中便先在1988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而到1994年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军衔级别最高的警卫员之一。

但是,在1994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之际,从事警卫工作三十年的杨德中已经到了71岁的高龄,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愈发力不从心,于是便提议自己辞去警卫工作的职务,并将警卫工作交由祖国的年轻力量来负责,但是杨德中虽然辞去了中央警卫局局长的工作,却依然坚守在工作的一线,并在前后主持了包括香港回归在内等多次国家重要场所的安全工作,为国家鞠躬尽瘁。直到1998年,在警卫工作岗位上操劳了将近40年的杨德中才正式退休。

杨德中:10年周总理警卫员,保卫三代领导人平安,受封上将军衔

(杨德中)

晚年时期的杨德中,便在家中颐养天年,但一直以来杨德中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并且一直以警卫员的身份,整理着周总理等领导人的历史资料,成为了我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历史叙述者。每当有人询问,杨德中为何能在警卫工作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时,杨德中便答道:“负责警卫工作一直是让我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我的警卫工作就是在保护党,保护党的核心。”

2020年11月12日,杨德中因病逝世,享年97岁,而2021年11月也恰逢杨德中病逝的一周年。杨德中同志的一生,是为祖国和党的事业奉献的一生,他的离去既让我们失去了一名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损失。但是,杨德中同志忠心爱国、兢兢业业的品质和精神,却一直引领着我们向前,让我们见证了平凡中的伟大,成为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动力。